秋分 |和贾立聊聊“分”

24節氣 X 24位朋友

24節氣 X 24位朋友是由生活美学品牌羽ASPLUME创始人姜辉先生发起的一项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艺术实验。

“在过去的一年中,羽空间已经做了一个完整版的24節氣,我们把它叫做1.0版本,是我们对于节气对于自然的一种探索和探索后对生活的表达,今年我们希望把它变成2.0版本,通过邀请24位好朋友,大家从不同专业、不同视角出发面对24節氣,想一想24節氣跟我们的生活,跟我们自然的关系,我们如何用当代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它。

#秋分

二零二零庚子年

农历八月初六

2020/09/22


秋分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

我国古籍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


本期嘉宾

贾立

LISPACE立和空间 创意总监

中国室内设计协会陈设委员会 副秘书长

中国园林博物馆 策展人 

【自然之道艺术设计巡回展】 总策划

2004毕业于英国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与信息技术专业, 硕士论文获得当年唯一优秀奖。20年的专业 经验为众多品牌、客户打造了知名的设计、展览项目,为客户创造了设计价值。

贾立的设计作品及展览活动极具思考性:多元开放的艺术语言和叙事性的空间设计,将人与自然、艺术与空间 功能融为一体。其作品多次获奖、受邀参加国际艺术及设计展览。他倡导运用设计之道,体现自然环保的东方 精神和人文生活方式,受到当下媒体及社会的关注。

灵感说明:千年前,东方人开始用悬挂红灯笼的方式渲染节日的气氛、祈福。

如今,这种传统的制作工艺和情感以空间装置的艺术方式在这里呈现。

INTERLOCUTION

姜辉:今天是秋分这个节气,请到我的好朋友贾立,然后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秋分,因为贾立来我必须要准备好茶,但是今天除了好茶以外,好水就更重要,昨天我们去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北魏时候做的,震撼到了我们的同时,其实有一个泉水,这个泉水从山上一直流,流到现在,我们特意打了三瓶水回来泡茶,希望今天的茶水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灵感,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秋分的这个话题。

贾立:我觉得这个在秋分时间能喝到泉水,其实能量会挺大。因为秋分这一天其实是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一半一半。秋分,是秋天中间的这个时间,秋分之后节气是寒露。其实寒露之前和秋分之间还有一个中秋。但是中秋大家比较喜欢过,但秋分其实就是相当于是这个跟中秋差不多了,所以说秋分的时候在古代的时候是叫祭月节,女孩子这个时候需要焚香,在院子里面弄个小花几, 插上一根香,然后遥祝一下这个远方的亲人,很美,非常美。

姜辉:秋分,它跟春分其实是一样的,昼夜相等,在秋分的前面是白露,秋天主金,金又是白颜色,所以说叫白露,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那其实寒露就很容易理解了,它就是开始寒冷了,节的这个露水。那中间就有一个寒露和白露之间的这么一个分界点,那其实就是秋分,秋分其实2018年的时候还作为中国的农业的一个丰收节,虽然说今年其实是疫情,其实对农作物应该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我们的生活其实会稍微有一些影响。

贾立:它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当然不光是农民的收获的季节,是万物的收获的季节。因为它是一年大家从刚开始的辛苦到最后的耕耘,到最后的收获,其实这一天作为大家这一年的成果的一个喜庆的节日挺好的。不光是农民,其实包括我们自己,我们都会在这一天的时候,我们都要开始思考一下,我们今年怎么样做的。

INTERLOCUTION

姜辉:今天是秋分这个节气,请到我的好朋友贾立,然后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秋分,因为贾立来我必须要准备好茶,但是今天除了好茶以外,好水就更重要,昨天我们去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北魏时候做的,震撼到了我们的同时,其实有一个泉水,这个泉水从山上一直流,流到现在,我们特意打了三瓶水回来泡茶,希望今天的茶水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灵感,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秋分的这个话题。

贾立:我觉得这个在秋分时间能喝到泉水,其实能量会挺大。因为秋分这一天其实是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一半一半。秋分,是秋天中间的这个时间,秋分之后节气是寒露。其实寒露之前和秋分之间还有一个中秋。但是中秋大家比较喜欢过,但秋分其实就是相当于是这个跟中秋差不多了,所以说秋分的时候在古代的时候是叫祭月节,女孩子这个时候需要焚香,在院子里面弄个小花几, 插上一根香,然后遥祝一下这个远方的亲人,很美,非常美。

姜辉:秋分,它跟春分其实是一样的,昼夜相等,在秋分的前面是白露,秋天主金,金又是白颜色,所以说叫白露,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那其实寒露就很容易理解了,它就是开始寒冷了,节的这个露水。那中间就有一个寒露和白露之间的这么一个分界点,那其实就是秋分,秋分其实2018年的时候还作为中国的农业的一个丰收节,虽然说今年其实是疫情,其实对农作物应该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我们的生活其实会稍微有一些影响。

贾立:它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当然不光是农民的收获的季节,是万物的收获的季节。因为它是一年大家从刚开始的辛苦到最后的耕耘,到最后的收获,其实这一天作为大家这一年的成果的一个喜庆的节日挺好的。不光是农民,其实包括我们自己,我们都会在这一天的时候,我们都要开始思考一下,我们今年怎么样做的。

贾立:所以说我是觉得像这样的一种时间给到我这个命题的时候,我说我要找哪些艺术家的东西带过来呢?首先我就想到了《方向》,就是金贞华老师的这个器物。他是用咱中国传统的陶瓷来去抒发他对当代的一种,对我们自己思想的一种当代的一种诠释,你可以看到他做的东西很像是个花瓣,不像个果实。那这些东西其实它是一个像秋天的成果一样,呈现在给大家面前。但“方向”它只有两个,一个是左,一个是右的,一个这样像箭头一样的花瓣。那么其实它是又是在一个圆的状态之下产生的这样一个状态,所以它是一个循环,就像周易的那种太极图一样,一直在旋转。其实我觉得这个作品在这一天来去解读它,会特别有特殊的意义。

第二个就是我还带来了这个杨春老师的摄影作品,他的作品其实很有意思,他是拍一些老墙,拍一些老的一些肌理的东西,这个他拍完以后,大家看是平常就一个砖墙或者是一个老的被雨淋过的墙。但他很巧妙的把它对称了一下。镜像一下,你会发现中间有一条线,被分开的线。那这条线你在仔细看的时候,你会发现万物在里面,非常多的面孔,有人会说它是像面孔,有人说有狼!各种生灵全在里面。其实我觉得这个作品也特别适合今天来分享,因为没有分就没有合,当分开以后再合起来,你会发现它的完美程度可能会更好。

那么其实分、合就跟大和小是一样的,或者是有和无是一样的,它是一个对立的,但它又是一个和合而成的。曹有涛老师这一次也是摄影作品,是“灰尘”的系列。你可以以小见大,可以看到他拍的非常微小的灰尘,竟能拍出中国的山水那种状态,那这个其实就跟中国的文人所表达的状态是一样的。我觉得这个作品非常棒,你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小灰尘,能够洞察整个世界,整个自我的内心世界,我觉得这个也是,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一个艺术作品。


南超老师之前的作品我也特别喜欢叫《禅心之笼》,他是把一只鸟,这个鸟大家一看就知道像八大山人画的鸟。但这个鸟你看到它内心是空的,感觉它的这些骨骼是掉在地上的,因为这个鸟其实是画出来的,是虚的,但它站在一个非常实物的一个树枝上,然后看着自己的这个骨骼在地面上,但这一切又被凝固在一个笼子里面,我觉得这个就有一些禅意在里面,每一个人看的东西不一样。对我来讲,我认为就是我们自己文化的一种状态,我是一个表皮,我的内心是在哪?我跟这个环境的关联性是什么?这个环境到底我是不是自由的,我又是被禁锢在一种状态之下,其实很多的解读它都是不用说是让作者去给你讲,也不要让策展人给你去讲,其实更多的应该是你自己看到这件作品以后,跟你的日常生活的经历和你每个人的这样的状态之下,你产生出不同的那种解读方式,那个是种愉悦。

这一次也带来了王笑今老师的作品,大家一看王笑今老师的作品觉得很幽默,为什么看上去,这不是一幅名画吗,这不是那个文艺复兴时期,或者是欧洲哪些名画,但是一看这个脑袋怎么是中国的、东方的,但又不是写实的,还是一种写意的一种状态的一个肖像画。再仔细一看,背景也不对,原来这个以前是什么欧洲城堡的族徽,怎么现在变成了中国的一个山水画后面,他只是姿势、形态是一样的,包括构图比例关系是一样的,但你仔细看里面一切都是中国的东西,但为什么还透露这么强的西方色彩,其实我拿这个作品过来也是放在秋分这个展览里面,也是想去表达,就是分合之间的关系。

还有范学宜老师的诗,我带来的是她的叫“四季茶语”,因为范学宜老师大家都知道她是很有名的诗人。她写了很多24节气的诗歌,那么我们专门把写秋天的摘取下来,做成了这样一个小册子,那这个册子可以让大家去临帖,因为范学宜老师她的书法也写的非常好,然后这个册子里面有秋天的6个节气,每一个节气用一首诗的方法来去表达,我们还做了一柄白茶,然后这柄白茶上面,专门用范学宜老师她写的书签,作为包装放在上面,我觉得她那句话写的非常美。“落叶的刹那,我的禅在地上开花。”

贾立:所以说古人也讲的很对,君子以言相赠,小人以财相许。可能我觉得有些好的东西,未必要通过金钱或者是一些实体的礼物,来去表达自己的感激,其实通过诗,通过一些语言赠送给朋友,可能会,我觉得更美。
姜辉:其实听的我非常的入迷,入迷的其实我觉得最简单的角度,就是这些物品,它可以相当于像一个陪伴一样,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会经常的去感悟。比如说像范学义老师的一句话;有可能像比如说南超老师的一个雕塑,这样的一种陪伴其实让我们会耳濡目染,那当然看展很重要,我们是集中一个时间段去看,但是比如说当这些物品其实陪伴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有可能是不经意期间;有可能是自己没有那么刻意的去追求的时候,得出来的这些我们认为的日常的这些感悟,有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会更有帮助。前几年我其实非常刻意的来给我的业主去推艺术家的作品。因为我是觉得第一他有这样的一个消费能力;第二我们会告诉他,其实你在你的行业当中,起到了一个所谓的标杆,那你要让自己的生活要影响你所影响的人,而不是只是告诉大家企业做的有多大,我觉得你真正的把生活传递给你能够影响到的人才会更重要。所以说他们的家里面有一个南超老师的雕塑。那他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对南超老师的这个雕塑特别有感悟。他就会觉得区别于所谓的装饰品,他说以前我买一个所谓的名牌的花瓶放到那个地方,其实用一用,比如说他就不喜欢了,他或者觉得有新的来代替。但是这些艺术品放到了家里面。他会越用,它会变成了一个话题,不管是朋友来发现了这一件作品也好,还是他平时没事干,他自己说我要跟这个鱼要对对话一样,他变成了一个越陪伴,越喜欢的状态。

贾立:我在五年前在做自然之道的时候,因为之前我做了很多的商业设计,因为商业空间设计里面,我会经常喜欢选艺术品,因为我觉得一个空间里面如果没有一个艺术品的话,它是没有灵魂的,它能量场是不对的。所以说,我当时因为做了很多的项目,然后开始有很多的艺术家在一起认识,我就突然觉得咱们中国有这么棒的艺术家,这么多的好的设计师,为什么不可以让我们老百姓真的去理解我们的生活状态,除了这个物质和表象之外,精神这块也是空间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呢。那我就觉得用自然之道这个展览来去带动,我们当时自然之道展览是在四季酒店、王府半岛这些酒店大堂里面做,其实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吸引所谓的稍微高端的消费层的这些人,因为他们的确是有引领状态的,因为你跟他们讲完,这些艺术品是跟生活之间是可以无缝对接的,不只是为了去收藏。但更重要的其实它真的能跟你的居家环境产生能量场有关联性,让你在精神层面能得到一些营养。的确是产生了很好的一些效果。姜辉:因为我们是做空间,我们工作室有一个课题,就叫做空间的能量,只要是一个封闭式的空间,它就会有能量场。这个能量场存在了,我们放不同的东西,它出现能量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在这一点,其实只是我自己个人的观点,为什么我非常认可贾立本人,然后又认可你做的自然之道呢。我是觉得我们中国的智慧其实存在于在自然、艺术和生活当中。因为我们有了我觉得生活的感悟,才对自然的理解,才会有了我们叫做艺术。这个艺术又是一个循环给到生活,给到自然的,但这个在我看来,更多的就是东方的艺术家,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家,基因里面它就是这样一个表达。这就像我们说把这些器物陪伴在我们身边,刚才您讲的其实像策展上我们有一个命题,有可能我们看展的时候是带着这样一个策展人的思路来去看。但当这件器物如果到了我们身边的时候,你和它之间的这种对话是随时的。你自己就会有了,就像我的那位客户一样,他就说今天我看这个鱼,我在跟它说什么什么,他是有了他自己的一种对它的解读。

贾立:这个才是真正的价值,是艺术品真正的价值,艺术品的价值不在它本身的一个价格的价值,而在于它给你带来的一个精神层面的一些营养,这个给养。所以说最后可能这个给养的作品也可以不存在,你也可以不存在,而存在的是在这种精神,这个精神能够去可以辅佐你自己,能够面对你自己的人生,包括自己一切的这些事情,对你来讲都会变得比较成熟。这个我觉得,其实就跟咱们今天讲秋分,分是一样的。分和合,它其实本身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如果在没有去深入思考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光想到分,光想到离,光想到死,就这些东西,但如果要是给它辩证一下,形成一个整体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其实是很美的,但是这些东西它有可能是需要一些物来去帮你做一个开启那个小阀门的一个按纽。

姜辉:所以说其实到了秋天的时候,我们会有些小悲凉的这种情绪在。或许有可能就像树叶,与这个树分离了,或者就像我们南超老师的这个作品一样,它的骨骼跟身体去分离了,它会有些小悲的这种感悟在。它反而会因为这个分,让你会有了更多自己的一些感悟。贾立:是。所以说我觉得这些艺术品,一个是它长时间跟你在一起跟你产生的互动,所产生出来的这样的,对你自己的身心产生一种营养的东西。第二个就是本身你可以通过这样一些东西,你可能会去思考,当时这个艺术家他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事情,艺术家他本身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一些故事,这个也是很有趣的事情。甚至艺术家在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他都发生了什么,这个过程是什么,就像我们刚才说这个装置一样,其实这个装置它做完之后,你会发现它其实从层面看,比从正面看层次感更好。然后现在特别想把它拧一下,即使当然我觉得这个作品它可能对空间来讲,它可能是一个比较对称的,或者这样一个中间的位置会比较好。但你会发现,你从侧面看它更美。我宁愿打破这种对称性,有时候我觉得让它旋转一下会更好,就想调整一下。这是自己的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姜辉:分析二十四节气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让我们要了解自然之道,我们再来去应用所谓的科技,或者在面对现在的社会发展的时候,我们会更清晰的知道我们要什么,要不真的我们的节奏就会打乱,我是看到了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受当代社会的影响,使得自己的生活乱了套,最终使自己的身体免疫乱了套,当意识到的时候,其实往往已经晚了。所以其实了解更多的自然,不是说我们要回归传统,我们其实要使自己变得更加的老龄化。所谓的老龄化,其实是你真的知道自然的规律之后,你再来指导,再来看待所谓的科技,看待我们当代的医疗,再看待我们甚至是艺术的时候,你会更有一个清晰的标准来审视这些东西,只是让我们变得更清晰。所以说期待我们10月份这一个月,大家都能够到工作室来看一看贾立为大家带来的日常悟品的这八位艺术家的作品。来跟这些艺术品进行一些交流,我在工作室等着大家。


特别鸣谢

楽楽品牌策略机构

媒体合作

Mary@anyuezhai.com

+86 18511083742

关于“新文人”理念

“新文人”致力于打造东情西韵的空间设计。

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作如下定义: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新文人」旨在探讨和研究最适合当下国人的空间环境,一方面我们不能回到古代生活,再次效仿使用明清居住空间结构和对应的陈设;也不能一味照搬欧美空间的设计理念,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了空间从尺寸,比例,色彩,材质都不适合国人日常生活工作和休闲娱乐。「新文人」致力于打造东情西韵的空间设计,利用西方的人体工程学和东方对生活情趣的精神解读,两理论相融,营造出最适合国人的生活美学空间,并诠释东方精英阶层内涵所在。「新文人」关注人的感官和感情,其设计语言,尊重人性,亦尊重自然,从山水自然提取设计灵感,集人文的自觉,审美的自觉,生态的自觉于一体,产生和发展出激发人性潜能,凝聚人类精神、物质双重文明的果实。

“新文人美学”探讨从传统的色、声、香、味、触、法六觉营造空间氛围:色,光线色彩,吸取自然的温和色调会治愈人的心灵;声,即声学系统,根据人的状态,对空间尺度进行调整,使人身心舒适;触,材料体系,建立在适合东方人特点的材质之上;香,顺应天地节气,为私宅不同空间寻找独特气息;味,旨包括厨房、收纳、卫浴等不同类别的空间解决方案。